多光子非线性量子干涉首次实现 为新型量子态制备等应用奠定基础******
科技日报合肥1月16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干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光学权威学术期刊《光学》上。
量子干涉是众多量子应用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基于路径不可区分性产生的非线性干涉过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双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已经实现了20多年,并且在许多新兴量子技术中得到应用,直到2017年,人们才在理论上将该现象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但实验上由于需要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路径重合性,一直未获得新进展。光量子集成芯片,以其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可重构性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新型量子应用、开发新型量子器件的理想平台,也为多光子非线性干涉研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任希锋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硅基光量子集成芯片开发及相关应用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在前工作基础上,研究组通过进一步将多光子量子光源模块、滤波模块和延时模块等结构片上级联,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相干相长、相消过程,其四光子干涉可见度为0.78。而双光子符合并未观测到随相位的明显变化,这同理论预期一致。整个实验在一个尺寸仅为3.8×0.8平方毫米的硅基集成光子芯片上完成。
这一成果成功地将两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为新型量子态制备、远程量子计量以及新的非局域多光子干涉效应观测等应用奠定了基础。审稿人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作,并给出了高度评价:该芯片设计精良,包含多种集成光学元件,如纠缠光子源、干涉仪、频率滤波器/组合器;这项工作推动了集成光子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
华星闪耀2023"云联欢"******
中新网北京2月4日电(戴晨)北京时间2月5日15:00,“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以下简称“云联欢”)将正式面向全球开播。在本届“云联欢”中,多个海外华星艺术团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华侨华人们将为观众奉上精彩绝伦的演出。
创意短片《中国年世界味》将展现华侨华人在国外过春节的感受,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多种年俗活动让他们找回了记忆中的年味,也体会到了家乡的温暖,无论离家多久、多远,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都依然延续着中国的春节传统习俗。
《中国年世界味》节目截图兔年春节期间,多个海外华星艺术团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庆祝活动。《四海同春·华星闪耀》将集中展示这些活动的盛况。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翩翩起舞,跳出属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青年们展示的中国武术沉稳有力,一招一式都精准到位,可见其扎实的功底。搭配的歌曲《美美与共》则是采用了现代的电子风格音乐,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唱响华侨华人们对祖(籍)国的热爱。
《四海同春·华星闪耀》节目截图人气歌手李昕融也将亮相“云联欢”,并携手十余所华文学校的师生、悉尼华星艺术团等合唱歌曲《把未来点亮》。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社的希望所在,他们正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充满热情,未来可期。此次,他们将呈现什么样的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把未来点亮》节目截图龙腾狮舞庆元宵,华夏儿女同欢笑。“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将与大家共度佳节!(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